原文刊載於2010/07/11國度復興報418期 http://www.kingdomrevival.com.tw/19
在國度復興報2010/6/8第414期中曾表達「企業的社會責任」一文,這個想法是源自於一個從聖經的角度,看到家庭社會的問題,盼望對企業與社會文化有所反省,就是:華人企業賺取利潤的模式需要改變,華人社會需要更多的尊重勞工的人權,讓勞工有工作以外的家庭生活,好讓「爸爸回家吃晚飯」成為真實。
原文刊載於2010/07/11國度復興報418期 http://www.kingdomrevival.com.tw/19
在國度復興報2010/6/8第414期中曾表達「企業的社會責任」一文,這個想法是源自於一個從聖經的角度,看到家庭社會的問題,盼望對企業與社會文化有所反省,就是:華人企業賺取利潤的模式需要改變,華人社會需要更多的尊重勞工的人權,讓勞工有工作以外的家庭生活,好讓「爸爸回家吃晚飯」成為真實。
前幾天參加一個特會,特會後有一些想法。
這個教會在韓國的長老教會總會,被公告為可能為「極端團體的」,請參照以下網頁:
昨天辦完聖經講座,總算完成一件事情!約有一百五十多位弟兄姊妹參加。
這次是請華神的院長舊約博士講歷代志「國度的敬拜」,四堂課。
最近主任牧師去海外短宣,我要代理職務。這次是兩週,九月底也有兩週不在。
幾乎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,不知道是平常主任牧師就要處理這個多的事,還是剛好許多事情就一起發生、需要決定?
今天考牧。
考牧團一共有五位成員,按照母堂的規定,其中三位需要是靈糧家族的牧者,所以除了本堂的黃牧師、雅歌的葉牧師,還有一位是林口的馮牧師。
從5/26-31在台北是全球的靈糧分堂的領袖與代表特會。
前三天是在劍潭,共有約180個分堂、440個分堂牧者參加。當然啦,我也是要到的啦!
許多基督徒的課程,不管是夫妻、親子、內在醫治等,都會用到心裡學中「原生家庭」的概念。也常常會提到祖先的咒詛之類的,來說明原生家庭對個人及家庭的影響力。也常常提到要去饒恕、或是祝福,來破除祖先的咒詛。
今天是受難日,也正好碰到猶太人的普珥日(3/21),有人就把這兩者不相干的節期湊在一起來過?讓我覺得非常的突兀!
...有一種被惡搞的感覺...
雖然在一個不是禮儀的教會中牧會,但是也是可以自己找機會來嘗試禮儀的崇拜。
之前有一個小組邀我分享信息,我想就在今年的受難節當天帶他們有一個默想的聚會。
開始更深的體會牧者牧養的心情。
最近短短一週,已經經歷婚禮勉勵(婚前輔導)、喪禮(入殮、安息、安葬)、洗禮,這一週又是聖誕週,每天滿滿聖誕節的行程,下個月已經知道也有一個喪禮,另外有一位會友,今天告訴我她也是需要牧者在婚禮中的扶持。
前兩天晚上吃飯時,本來是只想喝湯吃菜,因為希望可以少吃一些,但因看到桌上有滷肉,就動起吃飯的念頭(嘻嘻!滷肉飯是我的最愛!)
正在猶疑不決時,兒子在旁突然一句:「要拒絕誘惑!」讓我覺得又好氣又好笑。
徒 20:32 如今我把你們交託神、和他恩惠的道.這道能建立你們、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。
昨天到台中教課,有機會和以前的學生一起吃飯分享面對全職的思量,提到要面對牧養教會所可能遇見的挑戰;我心中想到上面的這段經文,想在神學院的這些年,關於牧養的教導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:牧者是被上帝的道所建立、呼召,並委身於上帝的聖道,用上帝的道來牧養、安慰並警戒人,作上帝聖道的僕人。
今天是竹北靈糧堂最後一次的主日崇拜,自十月起將和併回新竹靈糧堂。自2002年10月13日第一次主日崇拜至今已經有五年的時間,我從神學生與牧師、同工們一起開拓,也變成這裡的傳道,從另一個角度來說,我經歷這個教會的開始,也經歷這個教會的結束。
當然不是真的結束,應該說是一個「轉進」;對我來說,雖然已經二、三年前就已經知道、預備合併,但心中仍是有一些的感覺:不是哀愁,更不是惆悵。我想是要進入一個新的情境中的忐忑吧?
9/2是竹北靈糧堂搬到新堂的第一次崇拜,成人聚會人數竟然有 96人,就我的記憶這是第二多聚會的人數。
是使用五樓原來規劃給青少年使用的副堂,講員邀請中華信義神學院的學務長林盈沼傳道證道。
為什麼這麼說呢?是因為從七月起,我就接下每週出一篇小組查經材料的擔子。
對我來說,這是我的負擔,除了自己可以每週專心的在一段經文上研經,也可以藉此思想在小組中查考這段經文,對弟兄姊妹信仰建造的意義。
之前提過一對癌末的吳伯伯、吳媽媽,上週六上帝接吳伯伯回天家了!
雖然難過、不捨,但之前分享前一陣子吳伯伯奇蹟似的在可以說話、清楚的意思表示。我相信這些都是上帝格外的憐憫,特別鼓勵吳媽媽面對病痛折磨的身體,讓她在這當中可以有信心。